緣起:臺北帝大追加實驗成功
臺灣大學物理系原子核實驗室,可溯源自臺北帝國大學荒勝文策教授建立之物理講座。荒勝教授為京都帝國大學物理博士,與愛因斯坦(A. Einstein)有學術上的往來。曾遊學歐洲,進入英國凱文迪西實驗室,師隨湯木森(J. J. Thomson)與拉塞福(E. Rutherford)。1932年凱文迪西實驗室考克饒夫(J. D. Cockcroft)、與瓦耳頓(E.T.S. Walton)共同研發高電壓直線加速器,首次完成以人工加速之粒子撞擊原子核的實驗。荒勝教授得知消息,帶領助教授太田賴常、助手木村毅一與植村吉明建造同型加速器,利用臺灣特有北投石中的Po的α粒子作為比對能量,於1934年證實了考克饒夫等人的實驗。

實驗成功轟動日本。原來學術邊陲的台灣,在物力維艱的環境裡,竟然可以依靠熱情與意志力,完成了超越日本,甚至躋身於世界學術中心的實驗成就。
荒勝團隊返日與日本核物理實驗
荒勝文策受徵召回到日本,建立京都帝國大學原子核實驗室,建造更大型的直線加速器與迴旋加速器,並在戰爭結束前夕完成以離心法分離鈾235與鈾238的理論建構。1945年8月美軍在廣島、長崎投下原子彈,荒勝團隊受日本海軍軍部委託,組織原爆災害調查班。為了取樣,在毫無防護設備的情況下進入原爆災區,其調查報告數據計算之精確,震驚世界。

日本戰敗,五座迴旋加速器皆遭美軍拆除丟入大海,荒勝抱憾終身。後來在木村毅一的努力下,京都大學重建了迴旋加速器,也建造原子爐。爾後,日本政府整合物理學界研究資源,在筑波設置大學成立科學城,規劃國立高能物理實驗室(KEK),建造大型加速器,開展跨國合作研究,也奠定了台灣大學物理系高能物理組參與的B介子工廠計畫的基礎。
臺灣大學團隊實驗成功
原子彈改變了世界政治的版圖。蔣中正總統認知核物理的重要性,任命同鄉戴運軌教授接收臺北帝國大學
,整合物理、工業物理、氣象、力學四講座成立臺灣大學物理系,籌設重組加速器。由留用的日籍教授太田賴常帶領許雲基助教、周木春、林松雲、許玉釧三位技師,在政治動盪物資艱困的年代裡,無懼於高壓電及輻射,重建加速器,再次實驗成功。太田賴常教授回日本後,臺大團隊在許雲基教授領導下致力提煉重水,在離子源、加速器本體、電磁鐵設備、觀測裝置上,不斷進行改良。除此,也發展碳十四年代定年技術,協助地質系、人類系研究。臺灣長濱文化的年代定年,即是一例。原子核實驗室也與光學實驗室合作,研發氦氖雷射技術。

實驗成功,振奮民心士氣,也影響了臺灣早期科學政策。戴運軌教授也成了中央大學在台復校首任校長,並參與籌畫清華大學在台復校事宜。
重建
1985年許雲基教授退休後,物理系空間不足,加速器等設備被迫拆除。林松雲、許玉釧技師收集遭拆解的加速器相關零件,分藏於倉庫、地下室、浴室天花板等處。過去閃爍著原子核反應的雲霧室蒙上灰霧,轟轟啟動的加速器靜睡於蛛絲塵網之中。然而,從催生位於新竹之國家同步輻射中心的劉遠中教授、鄭伯昆教授,到參與日本高能實驗室國際合作計畫的年輕教授等人,許許多多海內外的物理菁英,都曾受益於此。

現今臺大物理系在臺灣大學二號館原子核實驗室舊址,由許雲基教授、林松雲、許玉釧技師帶領年輕一代重組加速器,作為科學文物展示,以發揮科學教育的功效。飲水思源,我們希望藉此追尋臺灣原子核研究早期歷史的軌跡,釐清亞洲核物理實驗的脈絡,呈現出遍地荊棘的時代裡,追求科學真理的精神。
重建紀實
重建原子核實驗室組裝加速器的構想,物理系教授們倡議多年,終於在張慶瑞主任籌畫的2005年物理年計畫裡獲得教育部支持,於2004年六月勘查實驗室原址後正式進行。重建計畫主持人為王名儒教授,並邀請許雲基教授技術指導,林松雲、許玉釧技師帶領重建,由張幸真博士總策劃執行,助理林政道專責攝影及資訊管理,助理葉恆青組裝儀器及撰寫解說文字。期間,承蒙高能組師生、物理系學會同學、普物助教群及代用助教王俊欽多所協助;黃智穎、簡勝益、吳新波及高茂崑……等諸位先生協力製作零件,加速器終於在2005年十月重組完成,文物廳於2005年十一月21日正式開幕。